您好!欢迎访问J9集团官方网站官方网站!

营业时间
MON-SAT 9:00-18:00

全国服务热线

公司门店地址
荔湾区中山八路新虹街58号

J9集团官方网站

j9集团

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关于对呼和浩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386号提案《关于加强物流园区建设 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的提案》的答复

来源:网络日期:2025-08-22 浏览: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物流园区建设 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的提案》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呼和浩特是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连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城市,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增强国内国际物流辐射能级,逐步构建形成“三枢纽五园区六中心”物流设施布局(三枢纽:呼和浩特商贸物流枢纽、沙良陆港物流枢纽、呼和浩特新机场空港物流枢纽;五园区:白塔物流园区、和林新区电商快递物流园区、沙尔营物流园区、城发恼包电商快递物流园区、兴盛商贸物流园区;六中心:白塔机场跨境电商分拨中心、九州通医药物流中心、明品福冷链物流中心、城发亿阳物流园、海西物流中心、元福商贸物流中心)。2021年以来先后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国字招牌。目前,全市投入运营的大型物流园区17个,在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物流园区项目16个,总投资55.37亿元;共有区域配送分拨中心50家,二级分拨中心和三级配送网点900个,已形成“综合物流园区-配送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物流配送网络。

  据交通局、呼铁局、白塔机场数据显示:①2020-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56.2亿元、170.8亿元和174.5亿元,年均增长1.8%。2022年全市完成货运总量16982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13072.3万吨,比上年下降4.7%;铁路发送量3909.63万吨,增长16.7%,航空货邮吞吐量3.01万吨,进出口总额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②2023年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4.2亿元,增长9.6%,公路货运量7002万吨,同比增长8.9%,总量全区排名第3位,增速排名第2位。公路货运周转量8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7%,总量全区排名第6位,增速排名第2位;铁路货运量2281.2万吨,同比增长28.1%,总量全区排名3位,增速排名第1位。铁路货物周转量100.3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3.3%,总量全区排名3位,增速排名第8位;航空货邮吞吐总量18012.1吨,同比增长3.1%,总量全区排名1位,增速排名第9位。据邮政管理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1-7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4亿件,同比下降2.37%。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5647.82万件,同比增长10.41%。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13.35%、85.99%和0.67%。截至目前,投放智能快件箱1561组,格口数达16.83万个。

  j9.com官网

  2023年,我局起草并由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促进中国(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呼政发〔2023〕15号)、《呼和浩特市关于支持中欧班列开行的若干措施(试行)》,通过政策鼓励,不断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2022年9月,我局推选伊利集团获批“第二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成为全区首次入选的2家企业之一,2023年初为企业争取自治区奖补资金50万元。

  1.持续开行中欧班列。2021年12月29日,我市首列“青城号”中欧班列开通,面向俄蒙欧的“对外开放圈”持续扩大。2022年共发运中欧班列12列,搭载标箱1198个,货重9194吨,货值3621.5万美元。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发运中欧班列26列,搭载标箱2860个,货重22300吨,货值7481.4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2.建设新机场航空口岸。2023年,我局联合市交投集团、综合保税区、和林格尔新区积极推进新机场航空口岸建设工作。2023年4月市政府拨付120万元启动口岸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按照6月12日市长办公会议精神,我局积极配合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开展可研审批、初步设计、概算审查、立项等工作。同时对接自治区商务厅,争取中央、自治区基本建设投资和口岸建设资金。

  3.启动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为满足中欧班列发运监管要求,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服务中心”,分别在沙良物流园、铁通物流园规划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目前,沙良物流园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完成规划设计和施工计划,正在进行招标公示,预计10月中下旬建成验收。铁通物流园已启动设备设施采购工作,加快推进建设进程。

  4.建设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2023年6月30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复同意在白塔国际机场建设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目前已根据海关业务要求确定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方案和施工计划,主要在新风系统、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改造完善。机场集团向我市申请395万元建设资金,近期启动建设工作,力争年内验收投用。

  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梳理整合商务、供销、邮政之间原有站点,集聚整合农村物流配送资源,推动“电商快递供销综合服务站”建设。2022年在清水河、武川县等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指导督促市邮政公司集聚各物流快递公司从县到乡村的物流快件,开展集中统一配送。目前共设立电商快递供销综合服务站773个,行政村站点覆盖率为80%,已完成招标合同建设任务,土左旗、和林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已基本实现集中统一配送。2022年全年共完成73.2万件,2023年1-8月共为“三通一达”、顺丰、极兔等7家物流快递公司代投快件44.3万件,月均快件下行量为5.5万件,并达到每周3次的配送频次,提高了物流配送时效,便利了农村市场消费。

  近年来物流降本增效积极推进,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全市物流业还存在企业规模小、装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引导资金少等问题。特别是近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出现阶段性上升,部分领域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同时,我市物流行业管理职能交叉,涉及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商务、农牧、邮政管理等多个部门,物流业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我局职能职责主要是“推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各级商务部门没有针对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行政审批、执法检查、备案管理等职权,市级商务部门通过自治区商务厅和商务部的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推动物流配送发展,以及推动中欧班列、航空口岸等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但上级商务部门涉及物流业支持政策不固定、不连续,且扶持引导资金较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财政资金引领、项目带动和企业示范作用较难充分发挥。

  围绕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进现代物流业降本增效,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申报第三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企业)和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积极争取2023年度国家、自治区级物流相关扶持资金和政策,推动商贸流通领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物流设施标准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和冷链设施设备应用更新,提高骨干仓储加工配送能力和效率。

  会同市邮管局、市供销社继续推动托县、武川等旗县,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市场消费,助力农畜产品销售。指导督促市邮政公司做好“电商快递供销综合服务站”运营维护,集聚整合各物流快递公司从县到乡村的物流快件,开展集中统一配送,提高配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有效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

  加强与呼铁局、呼和浩特海关的沟通对接,大力发展“中欧班列+重点企业定制产品”“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以中欧班列常态化发运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在2022年班列发运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发运计划,提高“青城号”中欧班列发运数量,全力保障中欧班列常态化稳定运行。积极加强回程货源的组织,探索中欧班列“重去重回”。

  出台《呼和浩特市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完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配套软硬件建设,畅通物流通道。积极推动呼铁局在沙良物流园建设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满足跨境电商转关业务需要。持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建设,推动本地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海外仓。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01

  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举报电线网上举报:emsp;邮编:010010接诉即办(投诉热线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物流园区建设 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的提案》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呼和浩特是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连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城市,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增强国内国际物流辐射能级,逐步构建形成“三枢纽五园区六中心”物流设施布局(三枢纽:呼和浩特商贸物流枢纽、沙良陆港物流枢纽、呼和浩特新机场空港物流枢纽;五园区:白塔物流园区、和林新区电商快递物流园区、沙尔营物流园区、城发恼包电商快递物流园区、兴盛商贸物流园区;六中心:白塔机场跨境电商分拨中心、九州通医药物流中心、明品福冷链物流中心、城发亿阳物流园、海西物流中心、元福商贸物流中心)。2021年以来先后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国字招牌。目前,全市投入运营的大型物流园区17个,在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物流园区项目16个,总投资55.37亿元;共有区域配送分拨中心50家,二级分拨中心和三级配送网点900个,已形成“综合物流园区-配送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物流配送网络。

  据交通局、呼铁局、白塔机场数据显示:①2020-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56.2亿元、170.8亿元和174.5亿元,年均增长1.8%。2022年全市完成货运总量16982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13072.3万吨,比上年下降4.7%;铁路发送量3909.63万吨,增长16.7%,航空货邮吞吐量3.01万吨,进出口总额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②2023年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4.2亿元,增长9.6%,公路货运量7002万吨,同比增长8.9%,总量全区排名第3位,增速排名第2位。公路货运周转量8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7%,总量全区排名第6位,增速排名第2位;铁路货运量2281.2万吨,同比增长28.1%,总量全区排名3位,增速排名第1位。铁路货物周转量100.3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3.3%,总量全区排名3位,增速排名第8位;航空货邮吞吐总量18012.1吨,同比增长3.1%,总量全区排名1位,增速排名第9位。据邮政管理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1-7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4亿件,同比下降2.37%。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5647.82万件,同比增长10.41%。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13.35%、85.99%和0.67%。截至目前,投放智能快件箱1561组,格口数达16.83万个。

  2023年,我局起草并由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促进中国(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呼政发〔2023〕15号)、《呼和浩特市关于支持中欧班列开行的若干措施(试行)》,通过政策鼓励,不断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2022年9月,我局推选伊利集团获批“第二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成为全区首次入选的2家企业之一,2023年初为企业争取自治区奖补资金50万元。

  1.持续开行中欧班列。2021年12月29日,我市首列“青城号”中欧班列开通,面向俄蒙欧的“对外开放圈”持续扩大。2022年共发运中欧班列12列,搭载标箱1198个,货重9194吨,货值3621.5万美元。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发运中欧班列26列,搭载标箱2860个,货重22300吨,货值7481.4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2.建设新机场航空口岸。2023年,我局联合市交投集团、综合保税区、和林格尔新区积极推进新机场航空口岸建设工作。2023年4月市政府拨付120万元启动口岸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按照6月12日市长办公会议精神,我局积极配合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开展可研审批、初步设计、概算审查、立项等工作。同时对接自治区商务厅,争取中央、自治区基本建设投资和口岸建设资金。

  3.启动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为满足中欧班列发运监管要求,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服务中心”,分别在沙良物流园、铁通物流园规划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目前,沙良物流园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完成规划设计和施工计划,正在进行招标公示,预计10月中下旬建成验收。铁通物流园已启动设备设施采购工作,加快推进建设进程。

  4.建设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2023年6月30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复同意在白塔国际机场建设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目前已根据海关业务要求确定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方案和施工计划,主要在新风系统、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改造完善。机场集团向我市申请395万元建设资金,近期启动建设工作,力争年内验收投用。

  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梳理整合商务、供销、邮政之间原有站点,集聚整合农村物流配送资源,推动“电商快递供销综合服务站”建设。2022年在清水河、武川县等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指导督促市邮政公司集聚各物流快递公司从县到乡村的物流快件,开展集中统一配送。目前共设立电商快递供销综合服务站773个,行政村站点覆盖率为80%,已完成招标合同建设任务,土左旗、和林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已基本实现集中统一配送。2022年全年共完成73.2万件,2023年1-8月共为“三通一达”、顺丰、极兔等7家物流快递公司代投快件44.3万件,月均快件下行量为5.5万件,并达到每周3次的配送频次,提高了物流配送时效,便利了农村市场消费。

  近年来物流降本增效积极推进,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全市物流业还存在企业规模小、装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引导资金少等问题。特别是近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出现阶段性上升,部分领域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同时,我市物流行业管理职能交叉,涉及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商务、农牧、邮政管理等多个部门,物流业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我局职能职责主要是“推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各级商务部门没有针对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行政审批、执法检查、备案管理等职权,市级商务部门通过自治区商务厅和商务部的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推动物流配送发展,以及推动中欧班列、航空口岸等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但上级商务部门涉及物流业支持政策不固定、不连续,且扶持引导资金较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财政资金引领、项目带动和企业示范作用较难充分发挥。

  围绕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进现代物流业降本增效,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申报第三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企业)和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积极争取2023年度国家、自治区级物流相关扶持资金和政策,推动商贸流通领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物流设施标准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和冷链设施设备应用更新,提高骨干仓储加工配送能力和效率。

  会同市邮管局、市供销社继续推动托县、武川等旗县,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市场消费,助力农畜产品销售。指导督促市邮政公司做好“电商快递供销综合服务站”运营维护,集聚整合各物流快递公司从县到乡村的物流快件,开展集中统一配送,提高配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有效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

  加强与呼铁局、呼和浩特海关的沟通对接,大力发展“中欧班列+重点企业定制产品”“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以中欧班列常态化发运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在2022年班列发运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发运计划,提高“青城号”中欧班列发运数量,全力保障中欧班列常态化稳定运行。积极加强回程货源的组织,探索中欧班列“重去重回”。

  出台《呼和浩特市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完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配套软硬件建设,畅通物流通道。积极推动呼铁局在沙良物流园建设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满足跨境电商转关业务需要。持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建设,推动本地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海外仓。

j9集团 丨NEWS